升级改造后的南岛市场受到市民欢迎。
如今的南岛市场环境干净整洁,令人眼前一亮。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里,长沙街道南岛市场内格外热闹,南岛社区的居民对这个“改头换面”后的农贸市场给予肯定并纷纷点赞,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一度成为街坊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今年3月,长沙街道开展农贸市场“旧貌换新颜”整治行动,5月底,这些农贸市场重打鼓、另开张,依靠在线的颜值、过硬的品质和贴心的服务赢得当地百姓的喜爱,为长沙街道在“美丽长沙”建设工程中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6月6日,记者探访多个华丽变“新”的农贸市场,了解长沙街道通过哪些行之有效的举措,以改造“小切口”撬动民生“大改善”,为百姓幸福“加码”。
文/图 敖转优 谢均锋
精准发力 加速推进农贸市场升级
记者来到长沙街道南岛市场,升级改造后的市场,不禁让人眼前一亮,映入眼帘的不再是传统农贸市场“脏、乱、差”的场景,而是焕然一新的大厅、干净卫生的环境、整齐统一的摊位,水产区、鲜肉区、蔬菜区等标识醒目,卫生保洁管理制度齐全,保洁人员配备到位。
“市场档次提升了,环境变好了,我们的心情也更好了。”档主黄兰香在南岛市场做生意已有七八年了,她说:“全新的环境让我做生意的劲头更足了,生意比以前好了很多。”
“现在是高温季节,来到南岛市场感觉很凉快,我们买菜时也能体验‘夏天不热冬天不冷’了。”市民温芝英说,这是她见过最“豪华”的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是推进农贸市场综合治理的‘先手棋’,也是实现食品安全和服务品质双提升的‘关键点’。”长沙街道党工委书记朱乔坦言,农贸市场有着市民最熟悉的“烟火气”,承载着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幸福。
时间回到2022年3月9日,长沙街道正式启动提升农贸市场经营环境工程。由街道主要领导亲自谋划推动,总投入资金近500万元,高位推动南岛、隆兴、楼冈、杜岗等四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改造总面积达10348.64平方米,同时按照“局部提升”“全面改造”和“彻底转型”分类推进,逐一确定“路线图”,绘好“时间表”,实行“挂图作战”。
“我们还成立了农贸市场改造工作群,督促业主和施工方及时报告工作进度,安排专人不定时现场抽查,跟踪督导,并加强工作协调,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问题。”朱乔表示,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四个农贸市场已全面完成改造,实现了“华丽蝶变”,打造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因地制宜
高标准改造市场环境
“此次农贸市场改造,我们坚持‘一场一策’原则。”长沙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周崇俭介绍,根据农贸市场硬件设施、周边配套、消费情况等,因地制宜制定改造设计方案,有序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
其中,城区范围内、条件较好的,例如南岛市场、隆兴市场,按照一类商超型农贸市场标准改造升级;中心镇范围内、条件一般的,例如楼冈市场、杜岗市场,则按照二类建成区标准型农贸市场标准改造升级。
“通过对农贸市场进行便利化、人性化、规范化改造,使市场摆脱‘脏、乱、差’的传统面貌,让人民群众购买到新鲜、安全、可追溯的食品,营造诚信可靠的市场环境。”周崇俭表示。
“以前买菜要是碰到下雨天,路上都是泥水,弄得一身泥,经过杀鱼的地方,还有一股腥臭味。”市民陈大伯回忆说。
曾经,这些农贸市场布局不合理、卫生条件差、下水道堵塞、乱搭建乱堆放、病媒生物防控不足、存在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隐患等,给市民买菜、商户卖菜带来不便。如今,“大变脸”后的农贸市场,以完善的设施、舒适的环境、丰富的产品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消费。
“虽然南岛市场卖的东西价格相较于其他农贸市场会贵一点,但冲着这里的整洁环境和商品的多样性,我还是喜欢到这里来买菜。”正在蔬菜摊位挑选白菜的市民谭女士说。
从严“把脉”
带动城市品质提升
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长沙街道还针对市场以及周边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经营秩序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指导,以最严标准对市场进行“把脉”,带动城市品质提升。
“我们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南岛市场停车难一直是市民到菜市场购物的困扰,为了方便市民,通过投入近40万元,对南岛市场周边道路进行沥青重新铺设,并规划停车位,彻底整治周边环境黑点,使到农贸市场周边环境也得到提升。”周崇俭表示。
“民生无小事,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是惠民生的实事,更需要我们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朱乔说,农贸市场关乎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也直观体现城市的文明程度,通过升级改造和专项整治,农贸市场正在进一步助推文明城市创建,为美丽开平、幸福开平建设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