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记者 张茂盛 严建广 易航
“当时就是在这棵大榕树下,总统先生和他的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荔枝、黄皮,场面好温馨。后来我看新闻报道,他还夸我们的村庄很漂亮。”8月8日,距离瑙鲁总统戴维·阿迪昂回开平市赤坎镇中股村忠心里寻根谒祖已过去1个月,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忠心里村民小组长司徒振荣依然难掩兴奋。
7月7日至8日,瑙鲁总统戴维·阿迪昂率全体家族成员及其政府工作人员一行,跨越万里重洋,回到外曾祖父家乡开平寻根谒祖,祭祖认亲、查看族谱、共植榕树。7月8日下午,当戴维·阿迪昂总统一行踏入忠心里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喜悦而震撼:村口大榕树下,族亲代表和村民夹道欢迎,鞭炮齐响、醒狮跃动。“我看到善良的人们、美丽的乡村。”戴维·阿迪昂总统在接受央视专访时动情地说。
“那天,村民准备了长长的鞭炮,足足从村头铺到村尾,看见总统先生下车都挥手致意。”中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司徒玩玲分享当天情景时说,大家都发自内心为村里来了“总统亲戚”而感到高兴。
对司徒玩玲而言,高兴之余,还有一份自豪。
据不完全统计,瑙鲁总统到江门寻根谒祖期间,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共推送江门相关报道80余条次,累计阅读量突破8亿人次,多个话题登上各大平台热搜榜,其中多个镜头画面涉及中股村、忠心里。
“这片土地的蝶变令我惊叹。看看这里的变化,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故事。”“这里的人兢兢业业做事,热爱着这片土地,热爱着他们的国家。他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让一切成为可能。”戴维·阿迪昂总统在接受央视专访时的话语,让村民们倍感自豪。“我感觉,我们美丽的中股村、忠心里,被全世界看到了。”司徒玩玲说。
这份自豪之情,得益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中股村因村内中股街市而得名。这里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岭南侨村建筑风格明显,不仅是戴维·阿迪昂总统外曾祖父的故乡,也是著名美洲侨领司徒美堂、中国革命摄影先驱沙飞的故乡。同其他许多村庄类似,受时代发展影响,中股村也曾一度因“空心化”导致村容略显破败。司徒玩玲回顾道,前些年,忠心里进村道路不平整,村头鱼塘及道路两侧荒地杂草丛生,农房外立面陈旧斑驳,巷道缺乏现代化环卫设施,整个村庄既不美观,也影响村民生活。
转机出现在江门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落实上,尤其是对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扎实推进上。近两年,江门抢抓政策机遇,对赤坎华侨古镇进行整体性保护开发,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旅新地标,同时大力推进“央地合作”,推动古镇及周边的配套设施完善、沿线风貌提升。紧邻赤坎华侨古镇的中股村忠心里,其村容村貌也在这轮行动中迎来蝶变。
“当时进村路还是砂石地,只有一个临时公厕。”参与相关项目建设的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邹集优介绍说,近两年,项目施工方在忠心里开展了外立面改造,新修建停车场、路灯、鱼塘围栏、村民公厕,及道路沿线绿化提升和人居环境整治等系列工作。其中房屋建筑方面,坚持“修旧如旧”原则,系统性完成沿线及忠心里共49间农房外立面整治;沿线绿化方面,科学规划绿植,利用边角地、荒草地新植紫花风铃木、黄花风铃木、紫荆等景观树种300余株;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清拆破旧危房,按“拔杆上墙、管线入地”标准完成“三线”治理,并完善村内公共设施,增设公共停车位,新建标准化公厕、安防设施及垃圾分类收集点,建成3处“四小园”。
8月8日,记者在忠心里看到,原来的土路变为坦途,荒地变成了公园,残破巷道变得整洁,现代化公厕和“四小园”点缀其间。“我们村这两年变化非常大,返乡的人越来越多了。瑙鲁总统寻根谒祖的新闻报道后,不少人来拍视频打卡。”司徒振荣对记者说。
除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外,中股村的经济活力也被有力激发。据司徒阮玲介绍,村庄积极承接赤坎华侨古镇的文旅“溢出效应”,通过盘活闲置校舍、旧民居等资产,大力发展物业租赁,引入咖啡、民宿、博物馆等业态,目前已引进教伦小学庭院式御鹿花园、塘联小学乡村酒店、“风与竹”禅意小院等农文旅项目。“通过这些项目,村集体收入近年来连年提升。”司徒阮玲说。
中股村,这条承载着在外游子乡愁的美丽侨村,正成为侨乡江门向海外华侨华人展示乡村振兴及“百千万工程”成果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