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清华(右一)坚守海岛上的基层医疗岗位,一干就是30年。 采访对象供图
陈炎(右一)在手术室进行介入手术。 采访对象供图
在核酸检测实战演练现场,韦洁芳清点物资。
身穿防护服的颜瑞伟和“战友”每天最高可完成1800多份的检验。
余秋影认真为患者看病。
以爱之名,他们守护万千生命;以心相托,他们许下坚定承诺;以身筑墙,他们冲在防疫前线……给你关心,给你温暖,给你希望,他们就是白衣天使——医师。
百年华诞同筑梦,医者担当践初心。台山市5000多名医务工作者(其中医师2000多名)心向党、跟党走,战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初心,担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贡献医者力量。
今天是第四届“中国医师节”。为表彰先进,台山市卫生健康局对朱燕玲等552名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分别授予他们台山市2021年“三十年医龄医师”“优秀医务管理者”“优秀医师”“抗疫先进代表”等荣誉称号。
记者采访了多位在医疗战线不同岗位上奋战的医师,聆听他们以爱心、智慧和勇气书写的职业故事。
文/图 陈素敏 台卫宣 (署名除外)
坚守 扎根基层恪尽职守
“当医生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如今走在街道上都有群众认识我,甚至会提起多年前我治好了他们的病,说些感谢的话语。”上川卫生院副院长颜清华说。颜清华是本地人,出生在此,成长在此。从学校毕业后,他选择回到家乡从医。在这个海岛上的基层医疗岗位,颜清华一干就是30年。“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医生。我有责任和义务坚守在这里,守护家乡人民健康。”
台城街道卫生院质控科主任陈劲团也是一位基层党员医生。从大江到台城,他扎根基层30多年。在工作中,陈劲团对老人、小孩等群体特别关注,“会多跟他们聊聊,如科普健康知识,教他们平时如何保健等”。
建设健康台山,就是要让市民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作为健康台山建设的“主力军”,台山广大医务人员响应党的号召,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特别是在基层,涌现出一大批默默奉献的好医生。
然而,台山地域辽阔,客观的条件让部分基层群众就近就医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加快推进健康台山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仅仅依靠基层医生的坚守往往还不够。近年来,台山市持续优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医疗资源下沉。从去年起,台山以建设“国家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为契机,整合全市医疗资源,组建以台山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为牵头单位的两大“医共体”,形成市镇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分级诊疗。
选派挂职副院长,下派技术及管理人员,培训基层医务人员……一年多来,“医共体”建设有条不紊地开展。在总院帮扶下,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城乡居民“15分钟就医圈”基本建成。今年,台山市端芬镇卫生院、广海镇中心卫生院、台城街道卫生院、汶村镇中心卫生院入选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优质服务基层行”表扬名单。
雷伟东是台山市人民医院选派到汶村镇中心卫生院挂职副院长。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他已经来到乡镇开展工作一年半。特殊的乡村工作经历,让雷伟东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每每看到偏远的群众也可以就近看病,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雷伟东感受到由衷的欣慰。“无论在城区还是在乡镇,作为医师就是要全心全意为群众做好医疗服务,努力当好群众健康守护者。”雷伟东说。
担当 闻令而动风雨不改
8月16日晚,在台城街道仓下社区,一场核酸检测实战演练正在进行。这一天,台山市妇幼保健院质控股副股长韦洁芳刚刚结束了医院的工作,还未来得及吃晚饭,就带领着该院15名医务工作人员参加了现场演练。今年,她曾先后带队支援江门江海区等地核酸检测工作,参加了台城街道部分重点区域核酸检测工作。“既然组织交给了我这个任务,就是对我的信任,我要落实各项措施,带着我们的队员平安出门、安全回家。这是我作为一名医务管理者的责任和担当。”韦洁芳说。
日前,在台山市人民医院,崭新的PCR方舱实验室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从外观上看,这与普通的集装箱体无异,长17.5米,宽2.8米,高2.9米,内部分为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区三个区间。就在这样一个小小空间里,身穿防护服的检验科PCR组长颜瑞伟和他的“战友”每天最高可完成1800多份的检验。颜瑞伟即便要在深夜工作,也没有任何怨言。有时候下班后接到电话通知,他总是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赶回实验室做检测。他说:“即便在幕后,也要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在新冠疫苗接种一线,台山医务人员同样展现了饱满的精神面貌和出色的工作状态。医务人员参与到台山全市各个新冠疫苗接种点工作。核对信息、消毒、注射、拔针……面对着枯燥、单一的接种工作,现场医务人员不抱怨、不退缩。台山全市单日最大接种能力达4.5万剂次。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他们为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贡献力量。
面对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台山广大医师牢记党和人民重托,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日夜奋战,赢得了社会高度赞誉,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特别是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为了便民利民,台山市卫生健康局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起来,列出了15件民生实事清单。
聚焦提升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免费实施出生缺陷筛查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乡妇女免费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等民生实事项目,开展健康宣传教育、义诊活动,就是清单中的其中一项。今年截至目前,台山共完成孕妇免费产前筛查干预4044例,完成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干预2484例,完成宫颈癌筛查6974例,乳腺癌筛查7179例,工作进度均超过预期。同时,全市上下共组织开展健康宣传教育、义诊活动66场次,派出医护人员共375人次,免费检查、诊治共6000多人次,赠送药品价值近9万元,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攻坚 仁心仁术守护生命
“我小时候身体特别差,经常要看医生,对医生有着特殊的感情,也因此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余秋影是台山市中医院呼吸内科主任。1990年,余秋影毕业于广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从西医专业毕业来到中医院工作的她,深深被中医药独特的魅力所吸引。这些年来,她坚持学习进修,不断提升医术。余秋影利用周末时间参加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班学习,随后,又参加了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的学习,成功考取执业中医师资格。如今,经过长期潜心学习和研究,余秋影熟悉地掌握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技术,对呼吸系统病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并在实际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如今不少患者慕名前来找余秋影看病。诊室内,总能听到她温柔的声音:“最近还有咳嗽吗?”“感觉呼吸如何?”精湛的医术及医德,让她收获了患者们的无数肯定。
这是一个医师成长的故事,更是折射健康台山建设的一个切面。这些年来,台山医师们恪尽职守,把保障和增进群众健康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进修、学习等,不断提升医术医德。
近年来,台山市多措并举推动医师队伍建设稳步发展,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大医疗人才培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让台山市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如今,台山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人才基础得到不断夯实。台山全市医务工作者中,拥有高级职称的有414人,中级职称的有696人,本科以上学历的有1896人。
台山市人民医院的胸痛中心医疗总监、介入科主任陈炎正是这样因专业技术扎实而被引入的优秀医疗人才。
在台山市人民医院介入科手术室里,安静无声。身穿重达15公斤铅衣的陈炎正在专心致志地为病人进行心脏介入手术。造影、放导丝、植入支架……从电脑显示的图像上看,导丝和导管通过血管进入人体后,在陈炎的手中会直抵病灶,从而进行治疗。如今,陈炎每年进行个人介入手术超过1000例。为了更好地服务病人,陈炎还带领着团队积极进行各种创新。连续两年里,他所研究的“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微导管”“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冠心病分叉支架”均成功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今年,他被评选为“台山市优秀医师”。回首成长路,陈炎初心不变。“我是从医学生、实习医生、医师、主治医生、副主任医师,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多年前,在医学院入学时宣誓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从医誓词在岗一天不敢相忘,愿以自己的力量,最大限度还群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