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茅海大桥中塔承台混凝土施工需要三天三夜连续不间断。周华东 摄
国能台电各机组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赤溪镇长期坚持党建引领乡村发展,护岭村红色元素浓郁。
这里有中法在华最大能源合作项目台山核电和亚洲十大火力发电厂之一的国能台山电厂;这里有总投资130亿元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在建中;这里位于大广海湾的核心区,区位优势显著,港口资源丰富;这里有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良好……
位于台山东南角的赤溪镇,是台山唯一的客家人聚居地,山清水秀,资源丰富,是中国电能源重镇。近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赤溪上下众志成城,发奋进取,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融入台山市东南部战略湾区中心发展,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创造丰硕的发展成果,书写了一幅欣欣向荣的美丽画卷。
A 总揽全局
壮大经济社会的“发展力量”
2020年6月,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正式开工。同年10月,完成了10.5公里的钢栈桥先行标施工。今年5月,完成了102根桩基浇筑。8月,黄茅海大桥建设顺利“出水”,项目正式进入塔座及索塔施工阶段。黄茅海上,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成为夏日海面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并不断地刷新施工新速度。
这些年来,赤溪镇牢牢抓住重大项目建设机遇,不遗余力地为重大项目建设、运营提供保障:总投资900多亿元的核电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两台机组如期投入商运;国能台电完成脱硫增容提效改造工程,各机组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重大项目拉动新发展。五年来,赤溪镇综合实力实现了新跨越。赤溪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约1.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43亿元;完成工业投资31.17亿元;完成出口贸易总额2550万元。
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赤溪镇新引进和鑫科技、科毅、台磁科技、合峰石业投资项目4个,投资总额超7亿元。伟丰尚亿食品成功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实现零的突破。
农业生产收获新成效。五年来,赤溪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1.29亿元,建设“一村一品”项目3个,成功打造海龙湾扶贫助农大米项目。
全域旅游迈上新台阶。赤溪镇推进葡情大襟岛项目落地,探索大襟岛发展游艇基地、水上飞机等高端海上游乐项目;海角城、黑沙湾等旅游景点发展不断壮大,景区年游客量达50多万人次。
B 党建引领
壮大基层治理的“先锋力量”
踏入新的学期,每日放学后,赤溪镇党群服务中心总是响起学生的笑声。原来,为了落实“双减”工作,赤溪镇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开展“430学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其间,一些有学识、有经验、有爱心的党员志愿者,开设了不一样的课程,带着学生学历史、亲自然、练手艺,赢得学生和家长们一波又一波点赞。身处其中,便可感受到强大的党建引领力,体会到赤溪党员干部的忠诚担当……
其实,这样的场景,在今日的赤溪比比皆是。这里的党员干部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幅幅党建引领区域发展的画面呈现在眼前。
筑牢思想根基。赤溪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核心领导,不断培育壮大“先锋力量”。过去五年,赤溪镇镇委党校开展专题研讨会、专题宣讲会、专题党课和现场教学等学习教育超300场,参加人数超2.5万人次,筑牢理论之基和思想之魂。
推进阵地建设。近年来,赤溪投入逾千万元升级镇、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护岭村等四个村小组党支部活动场所;投入40万元改建镇政府大院内镇委党校分校区,把主校区搬到长沙村党群服务中心,整合镇、村两级资源打造“镇级党校—党群服务中心—扶贫商铺”片区,扩大“党建+乡村振兴”品牌效应。
狠抓组织建设。圆满完成村级“两委”换届,11个村(社区)共配备75名“两委”干部,38岁及以下占比达53.3%,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达56%,基层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水平更高。同时,赤溪镇逐步建立完善“两委”档案管理制度,推进村级组织委员跟班学习制度,点对点、手把手提升基层党务工作实效,并健全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农事村办6个服务项目,持续探索“党员联系户”“党员评星定级”等制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C 协调发展
壮大城乡融合的“振兴力量”
走进护岭村,党建元素随处可见。航天飞机模型耸立村口,柏油路笔直宽阔,两旁的古树常青,雀声婉转,墙壁上绘着文明宣传画……这幅美丽画卷是赤溪镇长期坚持党建引领乡村发展的生动写照。
除了护岭村外,长安村也在发生蜕变。一度被列为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重点整顿对象的长安村,针对锻造坚强队伍、发展村级经济、狠抓制度落实、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民生福祉等方面工作实施了全面整治。
近年来,赤溪镇以护岭村、长安村两个示范点为辐射,各个乡村均发生了喜人变化,享受到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带来的发展红利。
文明宜居全面提升。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深入推进“七强八改九提升”,10个行政村均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建成护岭古榕公园、长沙格田公园和长安公园等村级公园,全面落实农村保洁制度……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基层治理持续加强,乡风民风向善向好。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赤溪镇投入各类帮扶资金超750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146人均达到“八有”脱贫标准。总投资约380万元建设长沙村扶贫商铺,打造乡村旅游驿站,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城乡发展全面推进。近年来,赤溪镇投入超1600万元,实施田头大道、铜鼓涛声路等主要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投入800多万元,实施白宵河一河两岸环境改造,打造十里生态长廊;投入300万元,完成田头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等;进一步强化与广海湾经济开发区联动,投入超1300万元,完成高铜线16.8公里822盏路灯安装工程;着力推动鱼塘湾商业街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提升全长约1.2公里路段绿化景观和市政道路,增强赤溪西南沿海旅游带的整体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党史学习教育期间,赤溪镇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办好民生实事的高质量实践活动,着力补齐一批民生短板、解决一批难点问题。
推动农村教育和医疗事业加快发展。投资3800万元完成新赤溪中学首期工程并投入使用。总投资1.8亿元的台山市中医院赤溪分院项目持续推进,门诊医技楼六层楼面已完成主体框架。
促进惠民服务与民生需求精准对接。精选梳理10件民生实事和10件微实事。其中,渡头水闸、猪仔颈-月湾村道路照明工程、曹冲河堤填土工程、罗卜坑村居家养老服务点等6件实事已提前完成。
文/图 陈素敏 梁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