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展示我市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及保护成果,当天下午,市博物馆举办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
活动现场首先举行了文物接收仪式。来自我市汶村凤村伍荣创夫妇,把在自己承包果场里发现的400多件新石器时代石料文物捐赠给台山市博物馆。这些文物经过专家鉴定,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文物的年代跨度大,序列非常清晰,从新石器时代到先秦、明清时期都有,并首次在台山发现石范和铜斧,弥补了我市考古上的空白,充分证明台山沿海一带距今四千多年已经有稳定的人类生活、生产遗迹。
文物捐赠者伍荣创说:“我很早就有这个想法,如果经过博物馆人员检验,这些是古遗物、古石器,几千年前的文物的话,我就无条件捐献给博物馆,让博物馆做个研究,改变大家对汶村的认知度,以前大家都认为汶村大约有一千多年左右,也可以将这段文化好好挖掘和发扬光大。”
随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中心副主任肖达顺以《图说台山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为题,结合自己多年来在台山沿海一带以及上下川岛等水下考古和陆地调查的考古发掘,向与会者讲述台山过往尘封历史。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中心副主任肖达顺表示,台山的特殊地理位置,对研究沿海古人类的活动、海洋扩散的历史,复原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市博物馆还将举办广海卫城游学活动、台山市博物馆民间收藏文物公益性咨询鉴定等系列活动。主办方表示,举办系列活动,目的就是进一步提高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