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教本质反社会,歪理邪说欺骗人,主动检举不听信,崇尚科学才是真!”6月15日,台山市委政法委组织工作人员、志愿者、网格员走进台城白石公园,开展反邪教宣传活动。
据了解,自开展无邪教创建示范工程活动以来,台山市坚持以“文化治邪、经济化邪、校园防邪、家庭拒邪”四项举措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无邪教创建示范工程活动,形成全民反邪教的良好氛围,确保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方欢 通讯员 李惠华
文化治邪 倡导市民参与健康活动
为了营造浓厚的反邪教文化氛围,台山市在各村委会兴建文化公园,种植绿化树木,张贴警句;在圩镇休闲小广场设置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体育设施;投入资金34万元,在各村(居)委会、中小学校、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反邪教“一墙一窗”宣传阵地,强化基层反邪教警示教育阵地建设,营造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文化氛围。
此外,各镇(街)鼓励广大妇女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在村(居)委会的小广场等妇女较为集中跳广场舞的地方,由妇女干部、村民小组长带头成立妇女舞蹈队,为她们提供音响、灯光照明等便利,并由妇女主任带领她们参观反邪教宣传阵地,向她们派发反邪教宣传小册子、家庭拒绝邪教倡议书等。以妇女学校为平台,结合育龄妇女集中孕检、“两癌”筛查等工作,以组织参观宣传栏、发放宣传单、集体签名等形式开展集中学习活动,引导和教育广大妇女认识邪教本质,了解邪教危害,从而远离邪教的侵害,有效增强了她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经济化邪
清除邪教组织生存土壤
一些邪教组织为达到骗人入教的目的,利用部分群众生活困难、需要帮助、看重实惠的实际,以“小恩小惠”笼络人心,拉人入伙。
近年来,台山市想方设法增加群众收入、关心困难群众,避免邪教组织向困难群体渗透。例如,冲蒌镇竹湖村委会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通过“千企扶千村”活动开办2家企业,解决2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他们既能兼顾家庭,又能就近就业、增加收入。同时,村委会的集体经济收入也得到较大提高。
此外,台山市将反邪教工作与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紧密结合。驻点干部通过进村入户、走访群众,建立问题台账,汇总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按程序处理。驻点干部重点关注五保户、低保户和困难党员群众生活,通过申请政策性困难救助、扶贫助学、结对帮扶、介绍就业等形式,尽量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让邪教组织没有生存土壤。
台山市还筹集50万元安装视频监控治安联防系统,在各村(居)委会主要路口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对辖区主要路段实施全天候、无间断监控,进一步加大防控打击邪教组织活动的工作力度。
校园防邪
“小手拉大手”强化宣传效果
近年来,台山市各中小学校结合“校园拒绝邪教”“小手拉大手”等活动,通过校园法治教育课、家长会、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形象生动、寓教于乐的反邪教宣传,普及反邪教基本知识,向学生发放《拒绝邪教倡议书》《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由学生带回家中与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共同学习,使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知道邪教的危害,让反邪教知识走进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会。
家庭拒邪
引导群众远离邪教侵害
台山市结合“平安家庭”创建、“不让邪教进我家”等活动及普法宣传、维权咨询、扶贫解困等工作,通过集中学习、集体签名、入户宣传等形式,充分运用典型案例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从什么是邪教、邪教的特征和本质、邪教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以及如何抵制邪教侵害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宣传,引导群众自警自律,远离邪教侵害,使广大群众增强抵御邪教侵蚀的能力,不听、不信、不看、不传邪教。台山全市参与“拒绝邪教”承诺活动的家庭达到6万多户,反邪教知识群众知晓率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