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镇交出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修整路面 群众出行更方便了
沿着双水大道一路向南,车过崔华根大桥约200米后右转,一条崭新、平坦的双向四车道随即映入眼帘,开车经过时十分平稳、舒适。这条崭新、平坦的大道就是双水镇的亿利大道,起点位于双水子声洲桥,终点位于胜源轧钢厂附近,全长约3.84千米。
“如果你去年开车上亿利大道,会有另一番感受。”双水镇居民阿杏介绍,作为双水镇的主干道之一,亿利大道曾因年久失修,成为双水镇“最难走”的一段路,“路面坑坑洼洼,开车经过时感觉很颠簸。群众重修亿利大道的呼声很高”。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去年,双水镇正式启动亿利大道改造工程。今年,该镇更是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全力加快该项民生工程的建设。目前,亿利大道改造工程已经基本完成,过去居民口中“难走的路”变成了如今耀眼的“明星路”,不仅路面变得平坦,路的两边还新增了各种绿化树木,美轮美奂。
不只亿利大道,双水镇今年启动、完成了多个道路改造工程。“路好走了”,是该镇居民评价今年政府民生工程时最常提到的词汇之一。
距离亿利大道不远的康宁街,在今年初完成了改造,成为双水镇首条实现“白改黑”的市政道路。改造后的康宁街,比原来的道路扩宽了1米—2.5米,还加铺了8cm厚的沥青混凝土,拆除并重建道路两侧人行道,给市民提供了一个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
“路修好了,车开得更顺畅了,堵车的现象随之减少。双水镇这项民生工作做得实在,满足了我们老百姓的出行需要。”阿云说。
提升环境 村民住得更舒心了
“近年来,我们的人居环境有了明显变化,最直观的感受是村子变干净了、美了!”双水镇梅冈村村民花姨说。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也是双水镇开展主题教育时常抓不懈的一项民生工程。近年来,双水镇在全镇39个村(社区)积极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等工作,不断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梅冈村是其中一个例子。该村村民曾在村里的河岸边搭建了很多茅屋,用于堆放杂物,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造成了河道污染,滋生蚊虫。
今年以来,梅冈村在双水镇党委、镇政府的指导下,借助开展主题教育的契机,积极落实“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成功发动村民拆除村内的违章建筑,清理房前屋后的杂草杂物、积存垃圾。同时,该村还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完成了河道、沟渠内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的清理工作,并修建了沿河护栏、码头、生活污水处理站等项目。
如今的梅冈村,村容村貌已经焕然一新,村民为政府的民生工程点赞。“拆掉了茅屋,挖走了淤泥,村里的河水不臭了,蚊虫也少了很多,住得更舒心了。”村民秋叔说。
同时,双水镇今年还制定出台了《双水镇“葵乡美丽廊道”百日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积极融入“葵乡美丽廊道”建设,将全镇的“美丽乡村”串联起来。
位于江门大道西南线的衙前村是双水镇“葵乡美丽廊道”的组成部分。走进整治后的衙前村,干净整洁的主干道、波光粼粼的河道、栩栩如生的手绘画、由篱笆围起来的一个个小菜园组成了一幅美丽清新的乡村风景图。
改善校园 学生学习更有劲了
2016年9月1日,双水镇岭头小学经过升级改造后重新投入使用,成为一个可以容纳1000多名学生的学校,目前已经吸纳学生200多人。但岭头小学全校目前仅有一个篮球场,运动场的缺乏,成为学生、家长的一块“心病”。
双水镇党委、镇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今年投入300多万元,推进岭头小学运动场、篮球场及配套工程。目前,配套工程已进入尾声,预计年底前可全部完工。
“将完成校园操场的硬底化建设,并新建两个篮球场和一个运动场。完工后,学校将有充足的运动场所,这为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供了硬件保障。”岭头小学校长莫振厚介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后,岭头小学的硬件设施进一步增强,未来将整合周边教育资源,为更多学生提供服务。
学校硬件设施的改造升级,最高兴的就是学生和家长。“过去,学生从校门口走到教学楼还要走一小段泥路,遇到下雨天非常不方便,现在好了,环境改善了,我们家长更放心了,学生学习也更有劲了!”学生家长阿锋说道。
除完善校园的硬件设施,双水镇党委、镇政府十分关注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今年,该镇主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重点整治校园周边经营“三无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的现象,保障了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精准扶贫 贫困户生活更有保障了
今年,对双水镇精准扶贫户现叔一家来说,又是一个好年份。继去年成功实现脱贫后,今年初,他们又搬了新家,住进一栋高两层的小楼房。
“新楼房是过去的危房改造而成,我们日子越过越好,离不开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现叔说。
现叔一家有5口人,除现叔夫妇外,还有一位年迈的母亲和一对未满18周岁的儿女。同时,现叔的妻子还患有肢体三级残疾,家里经济十分困难。
2016年起,双水镇多措并举,帮助现叔一家脱贫。一方面,落实就业帮扶政策,提升现叔的劳动技能,并将其介绍到双水镇一纸厂工作,让其每月有了稳定收入;另一方面,落实医疗政策,协助现叔一家申请农村合作医疗,并帮助其子女申请精准扶贫助学金,大大减轻了现叔的负担。
双水镇内,类似现叔这样的精准扶贫户共有148户。近年来,双水镇积极落实危房改造、医疗救助、教育帮扶、就业帮扶、低保政策等各项扶贫政策,保障了底线民生,成功帮助精准扶贫对象实现脱贫。截至去年底,双水镇148户精准扶贫户已经全部实现脱贫。
今年,双水镇继续关注底线民生,借力国家优惠政策,落实了一系列产业扶贫项目,开展“造血扶贫”,帮助精准扶贫户实现稳定增收。
位于黄克競博士学校的光伏发电项目就是双水镇其中一个精准扶贫项目。项目于今年7月投入使用,预计年发电量约11万度,发电所得的收益将全部分配给双水镇的精准扶贫户,为他们提供未来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