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镇积极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三山水闸重建工程已完工,村里防洪更有底气。
双水镇党建长廊建成后将成为双水镇委党校农村党员教育的户外课堂和群众休闲、运动的场所。目前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
“三山水闸完成重建,木江村村民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它守护着村里92公顷耕地,保护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指着村里新建的水闸,双水镇木江村党总支书记伍美浓兴奋地说,“双水镇党委、镇政府又为村民办了一件大实事”。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双水镇积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依托双水镇委党校平台、创新方式方法,打造“四大课堂”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同时,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梳理出超过200项民生实事形成《双水镇“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清单》推进落实,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双水镇希望通过落实一件件民生实事,推动全镇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林润开
通讯员/郭坚锋
打造“四大课堂” 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如何开展?双水镇创新性地打造了“专题课堂”“指尖课堂”“流动课堂”“实践课堂”,引导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专题课堂”是双水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要的载体。该镇针对机关部门单位、“两新”党员以及农村党员的需求分设不同的课堂,开展“党史大轮训”,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全面覆盖。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双水镇通过领导带头学、专家引领学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史,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成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机关、进厂企、进学校、进农村。
“指尖课堂”是双水镇依托双水镇委党校线上平台打造的学习平台,目前包含“红枣青枣说党史”“党史直通车”“党史接力学”“党史故事大讲堂”以及“百年党史天天读”等五大学习栏目。这些栏目会定时更新学习内容、及时推送学习资料,能够方便广大党员“随时学”“就地看”,打破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
“流动课堂”主要依托双水镇委党校为基层党员干部提供“点餐式”党史学习教育清单。该课堂组织送课送教上门活动,把党史学习课堂搬到基层党员群众的身边,能够实现在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培训、“心贴心”交流、“点对点”宣讲。
“实践课堂”是双水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借助该课堂,该镇整合基层治理特色资源,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织好党员网、安全网、积分网,构建起“镇党委—村党组织—党员—群众”三级联动网格,形成“学习全覆盖、教育全方位”的农村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网格化格局。
推行积分管理
形成党史学习新热潮
积分制管理是双水镇推进农村管理新局面,提升农村党建治理水平的新模式、新方法。该管理模式将村民在农村治理中的行为表现转化为积分,并通过激励的方式调动广大农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今年,双水镇为提高基层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性地把党史学习教育纳入积分制管理当中,用积分制管理引导农村党员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如今,在双水镇各村(居),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已经成为农村党员的习惯,形成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新热潮。
此外,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基层走实走深,双水镇还将“做好事、办实事”等内容纳入积分管理项目中,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项目,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推动村容村貌“微建设”,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如今,“小积分”已经成为全民推进乡村振兴的“大力量”,成为双水镇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的新成效。
学党史促实践
梳理出逾200项民生实事
民生实事是双水镇党委、镇政府长期抓的重点。今年,双水镇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制定工作清单,清单式推进项目落实,着力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开门问策、问需于民,并由群众来评价工作的效果,是双水镇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坚持的原则。经过严格筛选,双水镇最终制定了一份有超过200个项目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清单。
该工作清单既有今年初双水镇十六届人大确定的该镇2021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有各部门、单位收集到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也有村(社区)今年发展规划的民生项目、“微实事”等。内容涵盖人居环境提升、特色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持续解决困扰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这份工作清单的项目覆盖了全镇39个村(社区)。如豪山村,今年将完成奎阁路段加装路灯、新村机耕路硬底化改造等工程;大堂村,将完成大堂公交车站候车亭升级改造等项目。
办实事促发展
推进民生实事惠民利民
如今,随着双水镇党史学习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清单上的项目陆续完成,工作清单逐渐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工程。
双水镇党建长廊是双水镇核心红色品牌,目前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该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双水镇委党校农村党员教育的户外课堂和群众休闲、运动的场所。同时,该项目还改造了河滨路,美化了圩镇。
针对群众反映的升平路路面破损,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双水镇对升平路填土路基进行夯实,新建市政人行道、绿化花池、路灯、给排水管网等设施,现已完成道路基层施工,下一步将进行沥青路面铺设。升平路改造完成后能大大改善群众的出行环境,减少交通安全隐患,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民生项目的顺利推进,得益于双水镇完善的工作机制和明确的责任分工。双水镇为落实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确保取得利民惠民的实效,建立起“领导班子统筹、部门协调落实、上下联动推进”工作机制。该镇领导班子成员根据责任分工对工作清单及首批“民生微实事”进行研究部署,统筹各责任单位根据工作实际制定“路线图”“时间表”,并要求各牵头单位做到各项民生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工作清单上,每个项目都标注了相应的负责单位、完成时间表,对于进度滞后的民生事项,我们会要求牵头部门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双水镇相关负责人说。
民生项目的顺利推进,为群众带来了实惠,获得基层党员和群众的肯定。
“有了新的防浪墙,今年雨季,我们村防洪挡潮更有底气,村民更加安心了。”龙脊村海堤是该村防洪挡潮的重要屏障,保护着村里近100公顷鱼塘及周边群众的生命安全,但经过多年的运行,已经满足不了防汛抢险的要求,双水镇龙脊村党委书记阮潮顺表示,“群众谈及镇党委、政府及时加固龙脊村海堤的事情,都竖起了大拇指”。
类似的情况也在木江、桥美、富美、邦龙等村出现。“双水镇党委、政府不仅重建了三山水闸,还修整了水闸周边的道路,现在村民出行更方便了。”木江村村民伍叔开心地说。
接下来,双水镇将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举行“十个一百”系列活动,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