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新会区发现1名入境人员隔离期满返新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核酸检测阳性。新会区迅速启动基层治理网格化应急管理机制,对该病例所在的碧桂园一期区域实行临时管控。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连日来进“网”入“格”,奋战“疫”线,齐心协力做精做细各项疫情防控和生活保障服务工作,共同织密疫情防控网。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钟珍玲
闻令而动
网格响应“有速度”
7月31日21时,会城街道碧桂园社区接到新会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疾控中心通知后,马上建立疫情防控临时指挥部,激活“平急结合、无缝转接、快速响应”机制,13个智慧网格全部行动起来。通过网格微信群,在5分钟内就将管控区域住户居家隔离的信息向广大业主发送。同时,应急响应、重点场所重点人群排查、风险区域划定和管控、公安对防控区域进行管控、交警对周边道路进行交通管制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今年以来,新会区委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书记工程”,构建起“平急结合”智慧网格管理体系,把支部建在每个网格上、建到小区里,推动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建立区、镇(街)二级党员应急力量逐级调配机制,组建起264支党员先锋队、186支党员突击队,随时候命。
疫情就是命令,30分钟内,300多区直机关党员领导干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和物业工作人员集结,迅速开展工作。到7月31日24时,各区域布置基本完成,人员配备充足,科学安排轮值制度,为群众提供更全面更贴心的服务。为方便居民就近核酸检测,管控区域内划分出5大片区,临时设置20个核酸检测点,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应急力量分工协作,有的驾驶物业巡逻车拿着大喇叭逐栋喊楼,有的通过电话、业主微信群、上门等方式,引导居民分批进行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尽检、不留一人。
党旗飘扬
党员集结“有力度”
危难时刻方显党员干部担当本色,新会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主动请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
“我们多一分担当,老百姓就少一分风险。”8月1日早上8时30分,第一批160名“双报到·双服务”区直机关干部集结碧桂园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大家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社区物资发放点维护秩序,引导社区居民戴好口罩、登记信息,有序排队领取物资,切实保障居民防疫的“最后一公里”。
“我是党员,我可以做志愿者”“我也可以”……在新会碧桂园小区党支部的号召下,居住在碧桂园丽景清泉的党员干部主动请缨,就地转为志愿者,参与防控宣传、秩序维护、核酸筛查、物资配送等志愿服务。网格员和志愿者下沉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每个楼栋都有工作小组为居民提供服务。
符志文是新会区税务局机关党委的一名军转干部,也是一名有20年党龄的党员。他居住在本次疫情的管控区内,7月31日凌晨便响应号召,就地投入战“疫”一线。“身为一名党员和一名退转军人,我深刻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必须冲锋在前。”在核酸筛查志愿服务中,他守在队伍的最前面维持秩序,指引居民扫码,尽管汗水浸湿了防护服,尽管困意来袭,他依然坚守岗位,一刻不停,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
8月3日凌晨,下起了暴雨,在雨中,各楼栋的工作小组值班人员仍然坚守岗位,保护防控应急物资安全,默默守护居民的有序生活。
保障到位
服务群众“有温度”
8月1日7时许,业主群里一则消息,让这个区域内的居民吃下了“定心丸”:社区将安排志愿者配送早餐和生活物资包至各楼栋楼下,外卖也可以放在小区门口暂存处自行领取。一个小时后,第一批生活保障物资到位,在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组织下,居民分批领取。“物资包括新鲜的菜、肉,还有面、奶、罐头等,可以说是非常全面了,真的是有速度也有质量。”碧桂园社区居民冯小姐赞道。
碧桂园社区党委副书记、网格长朱小玲介绍,为确保物资供应迅速跟上实际需求,网格员依托日常台账,第一时间确定物资供应量。“我们有五大超市全程供应物资,碧桂园社区还成立了物资保障小组,对接有关部门单位落实物资运输,做好区域内防控应急物资和生活物资保障配送,安排专人将物资送到居民手上。我们还联合商超制作了网上订购物资指南发放给居民,居民可线上购买。”朱小玲表示。
记者还了解到,为做精做细生活保障服务工作,碧桂园社区安排了应急力量轮班值守每个楼栋,认真倾听和记录居民诉求,积极协调解决难题,特别是为独居老人、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提供精准服务。
“有网格员、志愿者的守护,我们觉得安全感满满。”碧桂园社区居民陈阿姨的家人笑着说。据悉,8月1日上午,陈阿姨发现自己需要吃的降压药所剩不多,她的家人向社区网格员反映了这一情况,随后,社区立即安排人员帮陈阿姨购买药品,并送货上门。
此外,碧桂园社区还成立医疗保障小组,做好环境消杀工作,时刻关注居民身体健康情况,以网格划分,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渠道收集居民医疗需求,积极对接医疗机构和社工机构协调开展上门问诊等医疗服务,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健康指导、心理疏导、情绪安抚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