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区以实施“百千万工程”和区镇经济一体化改革为抓手,稳步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积极拓展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软联通”,聚焦交通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协同、平台建设、民生融合等重点领域,按照“一点两地”新定位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新会区强化与深中通道、深珠通道等重大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2022年以来,新会区交通建设完成总投资99.7亿元,同比增长8%,投资总额排名全市第一。中开高速(新会段)工程2023年1月12日全线建成通车;江门大道南(西)线工程小冈大桥至基背段基本实现双幅通行;江门大道南(东)线工程全线建成通车。
同时,新会区加速融入大湾区创新圈,加大产值超10亿元的骨干企业的培育力度,出台鼓励先进制造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的奖励措施。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凯特精密、润宇传感器获评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实现江门市“小巨人”企业零的突破。江门双碳实验室建设进度加快,ABB、国能集团和绿石碳等研发平台挂牌,入驻科研及管理人员超80人。
新会区还加速打造引资引智强磁场,以“项目为王”,重点围绕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开展精准招商。今年1-6月新会区成功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8个,计划总投资约405亿元,项目数量、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数等稳居全市第一。
为加速打造湾区特色合作平台,新会区以银湖湾滨海新区控制区为重点,打造对接港澳桥头堡,推进大湾区国际职教城规划建设。目前,银湖湾滨海新区控制区产业初具规模,已引入先进制造、精细化工、信息技术、科创研发等企业超220家,总产值将达到600亿元;培育规上工业企业55家,高新企业46家;多个港澳资本项目落户银湖湾滨海新区控制区,总投资近350亿元;滨海新区核心区成功纳入广东省便利华侨华人投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推进江门“侨梦苑”新会园建设,建成“侨梦苑”新会园侨企展馆、35个“同心圆”阵地和3个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中心,与5个侨商组织签订招商联盟协议,30个组织成为“南粤侨创基地”合作伙伴。同时,联合横琴“跨境说”共建跨境电商平台,推动新会产品卖全球。
新会区实施“港澳融合”工程,加大创业贷款支持力度,落实企业减负政策,服务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落实参保港澳居民医疗待遇;推出“湾区通自助服务专区”,重点对接粤港澳大湾区、RCEP成员国等地的产业转移和产业投资,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涉外公共法律服务发展,为华侨华人提供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会区将继续推进“港澳融合”工程,深化新会与港澳金融合作。搭建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吸引港澳资金投资新会基础设施、现代产业和重大项目。推进政务服务跨境办理双向互通,推动港澳居民在新会创业、就医、康养等领域政策衔接。在新会设立GOGBA港商服务站,吸引港人港企在新会发展。完善珠西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着力打造江门对接港深珠澳“东门户”。推动珠肇高铁、深江铁路加快建设,力促深南高速江门段(斗恩高速)加快动工。推进“科技引领”工程,创建省级高新区,建设大湾区西翼科创高地。推进“工业振兴”工程,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建设大湾区西翼制造中心。推进“园区再造”工程,加快特色平台建设,打造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凤山湖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园等六大特色产业园,全力推动大广海湾建设和江门国际职教城规划建设,共谋深江经济合作区。
此外,新会区将进一步深化民生领域互利合作,建设大湾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