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门日报记者 傅雅蓉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针对民生保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连日来,在我市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持续热议。大家纷纷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再一次被提到重要位置,深感民生工作责任重大,大会也为接下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将以“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行动纲领,坚持民生优先,补齐民生短板,在推动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下大力气,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坚持教育、医疗惠民生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就要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一个学位、一张社保卡、一份住院报销凭证,看似都是小事,但对一个人、一个家庭来说,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头等大事”。教育、医疗一直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民生领域。
市教育局团工委书记刘永强表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科学规划了“中国之治”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等要求,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系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应当是科学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平均衡优质发展。”刘永强认为,应健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保障机制,同时完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机制,全方位打造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开平市西郊小学校长殷新强认为,作为学校,应肩负起责任,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今后,我们将继续厚植师生红色基因,弘扬‘立德树人,做好学生的引路人’高尚师德,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效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在医疗领域,市卫生健康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吴晓萍表示,卫生健康部门将聚焦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重难点问题,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加快推进健康江门建设、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上拿出实招硬招,确保全会精神在我市卫生健康系统落地见效。
“作为基层中医药单位,我们将牢牢把握以治未病为中心的健康管理理念,将疾病管理转化为健康管理。”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院长卢军敏说:“如今恩平分院依据健康中国的理念,正在将乡镇医院大槐分院作为医联体医院,大胆改革创新,力争在短期内将大槐分院建设成为区域性医疗保健、康复救治的中心。”
促进就业筑牢民生之本
全会提出,要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和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等各项工作,多点发力构建了就业政策、服务、载体、监测和提升等“五大体系”。如今,全市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登记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钱杰润表示,将全面贯彻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推进江门人社领域“四梁八柱”重点工作。一方面,确保“四梁”不动摇,狠抓“就业、社保、人才、劳动关系”重点工作落实;另一方面,打牢“八柱”基础,开展好“就业九条”和人才政策两个“宣传”,实施好“粤菜师傅”和“五邑家政”两个“工程”,力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和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工作两个“突破”,打造好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和特色产业人才集聚示范两个“基地”。
近年来,市就业服务中心也一直在积极推动各类群体就业以及用人单位服务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探索服务新措施和新模式,通过建立“一对一”实名制就业帮扶制度和设立就业服务专员等,为广大群众和用人单位提供各项公共就业服务;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就业实名制信息服务,通过搭建全方位线上线下供需交流平台,促进人力资源供求双方实现各取所需。“接下来,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将就业服务融入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大局谋划推动,为服务地方经济主动、积极作为。”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林征桥说。
在养老保障方面,开平市民政局副局长邝碧筠表示,将完善养老机构软硬件设施,强化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积极推动医养结合模式创新开展,提升养老机构医疗护理服务能力;加大对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壮大养老护理员专业队伍;大力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切实为贯彻“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安”工作要求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