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负责的徐厚禄记得70多位老人的名字、长相以及他们所住的床位。
在与老人接触当中,龙婷总是用亲切的话语回应老人。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朱磊磊
刘奶奶身体不好,每天要给她按摩两次;张爷爷吃饭比较慢,要慢慢喂给他吃;林阿姨午休不能睡太久,晚上容易失眠……在我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老人的子女,但却对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了如指掌,认真打理着老人的生活,用贴心的话语和行动,时刻温暖着老人的心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尊重老人,呵护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最美不过夕阳红,而某种程度上,老人们的舒适与体面,还要归功于他们——养老护理员。近日,记者走访本市养老护理行业,发现随着养老事业的不断发展,这个传统观念中“脏累差”的行业,正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加入。
把别人父母当自己父母
上午9点,在江门市社会福利院,三三两两的老人聚集在院子里晒着太阳,院子被太阳照得明亮而温暖,使人忘却了已经入秋,只有风中飘落的焦黄树叶,在告诉人们秋天已经来临。
“林阿姨,天气凉了,要多穿点衣服啊。”徐厚禄看到在院子里休息的老人,上前提醒她注意保暖,说话的语气就像是老人的女儿。看到老人的衣领折了,徐厚禄顺手给理了理。
“我从事养老服务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让更多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安度晚年。”今年38岁的徐厚禄是一名养老护理员,在市福利院工作了4年多。她告诉记者,她现在是护理组长,负责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而整个小组负责的70多位老人,她都记得名字、长相以及他们所住的床位。“记住每一位老人,在他们有需要时,我们就能第一时间过去,这是护理员最基本的职责。”徐厚禄说。
每天早上上班后,徐厚禄会先到老人房间查看老人的身体状况,然后开始一天的护理工作,“护理老人还是挺累的,每天照料老人的日常起居,帮助失能老人翻身、擦洗,哄老人吃药、睡觉,打扫房间卫生,这都是我们每天必须要做的。”
对徐厚禄而言,照料老人并不是难事,对于养老护理员来说,最怕的就是老人们的离开。“有位60岁的老人入院时已经是癌症晚期,我来之后就接手照顾他,一直照顾到他去世。”徐厚禄说,老人刚入院时情绪并不好,她就经常和老人聊天,并不断开导、劝说老人。在她与老人朝夕相处时,已经完全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了。老人去世时,她感到非常难过。
“相处久了,这些老人就是家人一样的存在,像自己的父母一样。”说起这份工作,徐厚禄坦言,养老护理烦琐且辛苦,充满了挑战。虽然困难重重,但徐厚禄很坚定,在她看来,自己的奋斗目标是让福利院的老人们晚年幸福。
真心沟通与老人为友
每天早上5点半,在蓬江区幸福寿星安老之家,大部分老人还在睡梦中,龙婷便已经开始了工作,待自己洗漱完毕后,便着装上岗,进入老人的房间开始一天的工作。
早上6点,龙婷准时叫醒老人,帮助他们洗漱完毕,随后又匆匆来到饭堂为老人派发早餐。看阳光明媚,她又和其他护理员一起陪伴老人们晒太阳,做运动。上午11点,龙婷又连忙赶到厨房,推着餐车去给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喂饭。
作为一名90后,今年29岁的龙婷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却已经有5年的时间了。“有的家属一开始质疑我们年轻,但看到我们熟练掌握护理技术,真能俯下身子细心呵护老人,也就慢慢信任我们了。”龙婷说。
工作多年,龙婷对待老人就像对待家人,在与老人接触当中,龙婷总是用亲切的话语回应老人,细心照料、贴心陪护,做老人的拐杖与棉袄,成了她的目标。
“我们都称呼老人宝宝,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龙婷告诉记者,她曾经照顾过一位老人多年,在她的细心照料下,不但老人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老人的家属也认可了她,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家人。
在龙婷看来,想要成为优秀的养老护理员,年龄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需要始终把“三心”刻在心中,即爱心、耐心、责任心。“除了拥有这‘三心’,还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崇高的职业道德。”龙婷说,老人们每天睁开眼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护理员,因此必须给老人们一种信赖感,他们才能更安定地生活在这里。
作为养老机构中的年轻力量,即使目前团队里只有她一个90后,但龙婷对养老护理员的前景依旧充满希望,“养老护理员的工作很辛苦,但我会坚持下来,尽力让老人活得更舒适,更有尊严,我也相信随着养老事业的不断发展,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我们这个行列中来。”龙婷说。
让更多人进入养老护理行业
养老护理员是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享受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为鼓励、引导更多人进入养老护理行业,市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在培训平台搭建、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能培训、职业人才教育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先后举办了养老护理员、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技能培训班,会同有关部门实施医养结合人才培养项目、推动3家机构获评省“南粤家政”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举办了以“南粤家政”“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养老护理员技能竞赛等。
今后,江门市民政局将继续谋划推进养老护理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探索建立养老护理员薪酬待遇激励机制,争取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养老护理员就业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支持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课程,依托医养结合实训基地、“南粤家政”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开展养老护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