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国坤期望“线上花市”能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购花。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朱磊磊
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我市不集中举办迎春花市,不少花农心生焦虑:花卖不出去怎么办?
为帮助花农解决鲜花滞销问题,我市相关部门纷纷出台多项措施,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年花批发及零售。近日,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新春走基层 幸福花正开”媒体护花助农活动,各家媒体走进全市各大花场,了解桃花、剑兰、菊花等年花销售情况。
想方设法打开销路
走进蓬江区杜阮镇南芦村村民江国坤的花场,十多个品种的菊花竞相开放,秀丽多姿,美不胜收。然而,这些菊花让江国坤忧心忡忡。
“往年这个时候,花市摊位前站满了前来挑花的客人,根本不愁卖不出去。”江国坤告诉记者,今年受疫情影响,迎春花市取消,不能去市区摆摊售卖,销售量锐减。
江国坤的花场以培育销售各类菊花为主,目前花场共有2.5万株菊花待售。“这批菊花从半年前就开始培育了,施水、浇肥、修理等,花费不少人力、物力、租金,也付出了不少心血。”江国坤说。
困难面前,江国坤没有自怨自艾。为了打开销路,今年他加入了江门“线上花市”,希望能够扩宽售卖渠道,“目前以零售为主,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我的花场,吸引他们购买菊花”。江国坤表示,除了自提,物流快递也成为市民购花的一个重要通道。
将花市搬到“云端”
在新会区古兜林场的诚富兰花场里,一株株兰花竞相绽放,花香四溢,让人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温室大棚中有不少慕名而来的顾客,期望能够挑到一盆心仪的兰花带回家。
“往年都会来这里买,花一般能开三四个月,还不用怎么打理,好看又有寓意!”来挑选兰花的顾客刘女士开心地告诉记者。在她看来,家里摆上一盆兰花,就是新年的好兆头。
在花场,负责人甘雨强正在一旁指挥员工,把一盆盆包装好的兰花摆放整齐,准备发往顾客手中。“我们兰花场是江门地区最大的室内兰花培育基地,目前种植有15万株蝴蝶兰、国兰、大花惠兰等各个品种的兰花。”甘雨强说,兰花场已经经营20多年,以往会销往全国各地,每年还有大量的国外订单。
“由于兰花的独特性和多年经营积攒的口碑,加上政府各级部门一直帮忙宣传,今年的销售情况还可以,有不少老顾客会前来帮衬。”但甘雨强也表示,由于迎春花市取消,跟往年相比,前来批发的客户减少了不少。“迎春花市是年花的重要销售渠道,少了迎春花市,花农的销售压力自然加大了。”甘雨强说。
面对这种情况,甘雨强表示,兰花场做好了准备,“今年我们的销售方式还是以自提为主,但我们一直在探索线上销售模式,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包括对兰花包装进行改进、联系物流公司、接触线上平台等,更加方便消费者选购。”甘雨强说。
与诚富兰花场一样,江海区礼乐街道向东村也将目光瞄向了线上销售渠道。向东村种植桃花已经有40多年历史了,凭借桃花产量大、距离市区近,以及质优价廉、市场占有率高等优势,向东村已经成为江门花市的一张“名片”。
近年来,向东村桃花产值逐年攀升,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了拓宽桃花的销路,向东村在“云”上下功夫。“相比去年,今年我们提前做好了准备,早早便筹备‘云’上花市,利用‘互联网+’渠道,将花市搬到‘云端’,借助互联网优势,实现一键下单、家门口提货的桃花采购‘一站式’服务,帮助农民增收,振兴乡村经济。”向东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主任梁家恩表示,目前向东村的桃花已经加入了美团优选和五邑红商城,至今已经卖出了10万枝,预计后面还将陆续有客户从网上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