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市委的工作部署,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市人社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扎实工作,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和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各项举措,为我市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人社力量。
一、守土担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市人社局坚决把疫情防控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牢记初心使命,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央、省、市有关精神和要求。1月23日(年二十九)晚,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钱杰润同志即刻放弃春节假期,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及时按照上级部署,研究布置落实人社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迅速组建了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下设8个分队,构建起疫情防控中坚力量。市人社局广大党员干部迅速响应,1月26日(年初二)部分科室负责人已取消休假,火速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企业务工人员的“两史”等信息的摸排方案。从1月27日(年初三)开始,全员(极个别因疫情影响未能回来干部除外)放弃春节假期,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持续奋战、攻坚克难,切实做好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二、闻令而动,大数据摸查全覆盖
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部署,市人社局牵头负责全市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市人社局党组利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掌握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基本情况,班子成员迅速深入企业、基层调研,结合我市实际,科学作出系列决策和部署。迅速制定下发了《江门市异地务工人员返岗就业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和《江门市务工人员疫情防控摸排工作方案》,利用大数据技术,将用工备案、参保、工商登记、社保卡、公安等数据进行分析和对碰,梳理我市湖北籍务工人员数据,并分发到各市(区)及相关单位摸查。市就业服务中心党支部支委林征桥、李文强、李瑞珍,市训练中心党支部书记林炳暖等同志冲锋在前,加班加点,统筹指导市直有关单位、各市(区)人社局做好摸排工作。截至2月22日,摸排异地务工人员节前已返乡258155人,拟返回江门的异地务工人员190067人。精准推送疫情防控信息,截至目前,累计向湖北籍员工发送提示短信10.6万条,累计向13.38万家次的企业负责人发送用工指引信息49.6万条。迅速组织开展我市事业单位重点防控人员排查登记工作,并督促各市(区)人社局及相关事业单位,严格加强对有关人员的防控工作并落实每日一报制度,对须隔离人员,坚决按要求落实到位。
三、科学施策,复工复产安全有序
为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的决策部署,市人社局党组按照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有科学防控之智,既有统筹兼顾之谋、又有组织实施之能的要求,发挥人社职能作用,全力推动我市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截至2月22日,全市复工企业13517家,返岗员工总数436864人,其中异地务工人员返岗142983人(含湖北籍员工5299人)。一是指导企业建立健全防控机制。迅速向全市企业发出《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告知书》,指引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引导企业严格执行“四个到位”“八个一”要求,做好防疫教育培训、防护物资配备、准入健康监测、重点场所消杀消毒等工作。二是引导企业分批分期组织返岗。指引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分批分期有序安排员工返岗。三是强化线上招聘服务保障企业用工。信息中心党支部书记李毓君同志带领技术骨干,通宵奋战,仅用5天火速上线网络招聘数字化专区,通过“五邑人社”和“江门E就业”微信公众号以及“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服务平台”,为全市企业和求职者提供网络招聘等全流程“零接触”的线上公共就业服务。截至2月25日,举办网络招聘会23场次,报名企业2962家次,提供59121个招聘岗位,在线求职11494人次,投递简历27207人次。四是创新企业用工保障服务。发挥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力量,全力组织跨区域定向招工,通过组织包车、高铁输送等方式向我市输送工人。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196批次专列、专车接送异地务工人员4307人返回江门。先后采用“共享员工”方式组织逸豪、丽宫等餐饮企业143名员工赴工业企业上班,江门市技师学院党委派出300多名学生紧急支援广东海信电子有限公司,新会技师学院党委安排师生到江门市舒而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支援。五是强化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复工扶持。为推动市“援企30条”落细落实,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社保局局长黄锐楼同志,主动协调市司法、发改、财政、工信、税务、医保等部门,仅用3天时间牵头制定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简称“人社12条”)。机关第三支部书记姚开刚、就业科科长赖剑峰、机关第二支部书记赵丽娴等同志迅速指导各市(区)抓好政策落实落地,政策出台后仅两天时间,全市已受理审批公示了第一批“稳岗补贴”和“受影响企业失业保险费返还”企业39家,返还金额合计4094.28万元。根据市领导指示,由市人社局牵头制定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措施,接到任务后,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曹志明同志组织就业科业务骨干针对如何引导外地务工人员尽快返岗就业梳理出5条有针对性强措施,并协调市财政局做好资金测算,于2月22日正式印发《江门市关于引导务工人员返岗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从接到任务到政策出台,仅用3天时间。政策发布后引起各级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力推动了我市企业复工复产。六是大力推行线上技能培训。推出广东远程职业培训网江门频道,提供单项职业能力、初、中级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服务和业务培训的辅助课件和实训软件共37个项目1134个培训课程个性化网上学习服务,帮助企业员工足不出户提升职业技能。七是开展支持企业复产用工服务专项行动。2月21日,印发《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支持企业复产用工服务专项行动方案》,建立“1+3”服务小组(即1名局领导带队,3名业务骨干具体跟进),直奔一线、深入企业开展用工服务专项行动。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许惠聘同志,市人社局二级调研员林辉同志深入西铁城精电科技(江门)有限公司、江门健威家具装饰有限公司、蓬江区益有机械厂、江海区俊百机械加工厂等企业宣传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等问题。
四、保障民生,人社服务从未间断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为保证疫情防控期间人社服务不断档,市人社局积极应对、主动出击,切实提高人社工作服务水平。一是制定《全市人社系统疫情防控业务政策指引》,收集梳理有关人社服务事项类业务政策13项、上级政策类文件18个、劳动关系业务政策指引类问答19个、援企稳岗政策类12项,有效指导了全市人社系统开展业务工作。二是制定《江门市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待遇应对疫情处置工作方案》,做到早研判、早应对。工伤科科长陈艳芬同志接到省人社厅通知后,组织业务骨干连夜起草工作方案,第二天正式对外印发,有效保障了一线医护人员权益。开辟线上办、邮寄办、特事办等多种办理渠道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使群众“足不出户”可享受到工伤保险服务。三是迅速落实关爱一线医务防控人员“暖心政策”。《关于关心关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若干措施》发布后,事业科科长李国源同志迅速研究落实措施,目前,已启动驰援湖北的10名编外一线医务人员招聘程序,通过直接考察方式,将符合条件的人员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一步完善我市临时性工作补助发放方案,及时将补助发放到位。四是成立劳动关系稳定专项工作组,执法监督科科长邵宝平同志、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陈淑文同志牵头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各项工作。出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工作预案》,组建由市区两级共52名人社业务骨干组成的“劳动关系政策研究微信工作群”,及时收集问题、研究应对措施。五是创新劳动关系调处方式。发布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工作指引公告,指导劳资双方加强协商解决争议。推行“互联网+劳动保障监察”,推广“互联网+调解仲裁”,倡导不见面维权。六是做好人才服务工作。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党支部充分利用人才信息化系统,实行人才补贴网上申请办理。指导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入驻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市场力量,引导人力资源合理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