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菜师傅·技能扶贫】
首期广东江门·四川甘孜“粤菜师傅”培训班结业了!学员们都学了哪些好本领?
经过为期两周的专业化、系统化培训,首期“广东江门-四川甘孜‘粤菜师傅’短期培训班”顺利结业(图片0-1)。
先来一组诱人的结业作品展示:(图片2-11)
为进一步做好省际对口帮扶任务,江门市、蓬江区、新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江门市技师学院、新会高级技工学校、泸定县和康定市人民政府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于7月分别在泸定县杵坭乡、康定市若吉村举办了首期“粤菜师傅”短期培训班,泸定、康定当地60多名当地村民参加培训。
(图片12-13)
本期培训有三大亮点:
(一)菜肴烹调、点心制作、营养搭配、摆盘技巧全方位培训。据悉,泸定县、康定市的农家乐行业发展较快,但餐厅厨师主要由家庭成员担任,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烹饪技艺培训,缺乏烹饪基本功和菜式开发水平。为结合当地饮食风格、农产品特色促进当地从业人员的烹饪水平,促进当地相关产业发展,来自江门市技师学院、新会高级技工学校的教学团队在培训教学过程中坚持先进的烹调理念、健康理念和美学理念,重点传授粤菜菜肴点心的制作方法和技巧。通过培训,学员们在菜品口味调配、营养搭配、装盘摆盘等各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
在“江门新会-甘孜康定‘粤菜师傅’短期培训班”教学过程中,学员周明贵在晚上盛情邀请来自江门市新会高级技工学校的培训团队到他家中做客,并把附近的亲戚朋友都叫过来,抓紧机会向“粤菜师傅”请教。在融洽的交谈中,新会“粤菜师傅”培训团队充分了解了康定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以及学员们对“粤菜师傅”培训班的期望,并根据村民们的需求对教学课程适当予以调整,如传授若吉村村民制作知名粤式点心——干蒸烧麦,以及利用新会陈皮制作羊肚菌土鸡汤等,学员们对能学习到川粤融合的创新菜式十分高兴。村民们多次向新会“粤菜师傅”培训团队表达对广东、江门援建工作的感激之情,并在结业前自发组织特色舞蹈表演为培训团队致以真切的谢意。
(图片14-16)(二)川菜与粤菜各取所长、相互融合。
在“江门蓬江-甘孜泸定‘粤菜师傅’短期培训班”教学过程中,到杵坭乡开展培训的江门市技师学院区溢培老师,一直在思考如何将粤菜技艺传授给天生喜好重口味的杵坭乡村民。为迎合当地人的餐饮口味习性,区溢培老师带领培训团队将粤菜与广式点心制作在尊重当地口味的基础上传授粤菜制作技巧,积极与学员、农家乐厨师们共同探讨羊肚菌金瓜环、黑椒牦牛粒炒凉瓜等融合川粤两地食材和口味的新菜式制作,并降低台山大包等粤式点心的甜度、在点心馅料中加入辣椒花椒等四川味料、广东水晶鸡在粤式烹调基础上加入花椒、江门陈皮骨加辣,通过改良溶入当地风味等,让粤菜技艺传递到千里之外四川泸定县农家乐,助力振兴乡村经济。
学员蒋先蓉表示:“我有很大的提升,因为以前不了解广东的粤菜嘛,现在了解了广东的粤菜,也了解各大菜系,对四川的川菜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图片17-19)
(三)开拓“美食”+“旅游”+“农家乐”的发展路线。
在教学过程中,江门市的授课老师积极利用教学空余时间走访当地学员开班的农家乐,了解当地农家乐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并为农家乐的更好经营发展提出专业性指导意见。此次培训为学员传授系统、专业的餐饮理念,激发学员的烹饪审美观念和菜式研发需求,让他们在日常制作中能学以致用,进一步丰富本地乡村旅游的餐饮菜式项目,有助于在今后的餐饮经营中能吸引到更多顾客,帮助乡亲们拓宽致富道路。
(图片20-21)
接下来,江门各级人社部门将继续发力,康复人员中式面点师培训、广西天等县扶贫对象“接进来”式培训、“广东江门-四川甘孜 ‘粤菜师傅’第二期培训班”等一系列培训项目即将开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