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炎炎夏日的清晨,位于繁华的蓬江区地王又一城地带,原本一家并不起眼的奶茶店,悄然变成了一家别致的餐饮店,小店炫目的黄色招牌上,醒目地写着“五邑菜江海面食”——蓬江区地王又一城店,小小的店里承载着这个地方的美食,承载着梁雪佳一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创业梦想的追求。
为了生活,历尽艰辛辗转全国。
五邑菜江海面食蓬江区地王又一城店的老板梁雪佳原从事瓷砖建材生意,作为一名女性,孩子的妈妈,为了生活和家人,经常东奔西走,日夜兼程。时常天没亮,就想着赶哪一班飞机,哪一趟的车是否错过了。梁雪佳在承受生活压力的同时,从未放弃对生活的追求和对创业的激情。
为了创业,从未停歇追寻着家乡的味道。
因做建材生意,经常辗转全国各地,在工作之余偶尔也忙里偷闲,梁雪佳成了一名地道的“吃货”,尝遍全国各地美食,但始终钟情于家乡的味道。她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对美食有一定的研究,每次难得有机会在家,总是喜欢亲自下厨为全家人的舌尖谋幸福。一直以来,梁雪佳梦想能发挥专长开一间属于自己的餐饮店。
为了梦想,成功创办了“彩虹计划”餐饮店。
一次偶然的机会,梁雪佳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五邑菜彩虹计划”项目,详细了解彩虹计划的具体情况后,发现“五邑菜彩虹计划”项目既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是在传承家乡的味道,同时也是在传播五邑美食文化。梁雪佳果断接手了蓬江区地王又一城店一家奶茶店,并改造成极具侨乡特色的“五邑菜江海面食”店。
有了政府部门的扶持,从店铺的设计、装修、宣传、规划、菜品的工艺操作流程培训和食品安全管理再到厨具、餐台椅、餐具等的选购,每一个细节都有专人指导。短短一个多月,原来的奶茶店,摇身一变成为了具有五邑餐饮文化特色的“彩虹计划”餐饮店,现已试业。
又一城店以江海面食为主题,其主要的食材是外海面。江门的外海面已有上百年历史,最初因产于外海而得名,又称“外海竹升面”,它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外海乡村成行成市,并在省、港、澳芳名远扬,每到外海的客人大都要尝一尝外海面的美味,外海面已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
“彩虹计划”项目以“彩虹”为设计理念,以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种颜色为基调色,结合五邑地区风土人情和美食特色从门面、装修、菜品以及营销推广等四个方面进行设计策划七种不同风格,统一图形标志(logo)和品牌名称,展示五邑特色餐饮的元素,彰显五邑菜餐饮品牌的价值,从店面设计、店内装修配套设计、菜式品牌及搭配设计、创业指导、项目推广扶持等方面提供“五个一”创业标准化策划,形成“一市区、一主题、一风格、一品味、一体验”,打造一系列具有江门侨乡特色的粤菜美食名品、美食名厨、美食名店,推动江门粤菜品牌化、连锁化经营,传承弘扬侨乡特色饮食文化。彩虹店分别是蓬江味、江海面食、新会陈皮宴、台山黄鳝饭、开平煲仔饭、鹤山味、恩平濑粉,所有店铺定位均以快消餐饮为主,既可降低创业门槛,又能迅速复制和开发。同时,以“侨”为“桥”,发挥中国第一侨乡的“侨牌”效应,传播中华粤菜美食文化,展现中国首个“世界名厨之乡”的魅力,打造“粤菜师傅”工程一张名片,提升城市品味和格调。
“彩虹计划”项目主要目的是以创业带动就业,对广东省颁发的厨艺类职业(工种)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粤菜师傅”,自发证之日起3年内,根据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彩虹计划”项目,按照策划标准创办餐馆,且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最高给予10万元创业扶持补贴。目前,全市已开业或即将开业的彩虹计划创业店有近30家,预计至2022年全市将有彩虹计划创业店130家。“彩虹计划”项目将促进消费增长、带动更大规模就业,传播五邑餐饮文化,形成江门特色“粤菜师傅”创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