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门市职业训练指导中心党支部紧紧围绕我市“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发展战略,坚持以党建引领推动职业培训工作,组织党员干部主动对接服务我市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创建“工匠讲堂+”培训品牌,以点带面方式提升企业创新发展和劳动者技能水平。
一、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打造“工匠讲堂+”品牌
市职业训练指导中心党支部以服务企业提升员工技能水平为主线,面向全市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征集技能培训需求,“一企一案”精准靶向对接企业培训需求,邀请省内外名师进企组织设计课程和专题授课,以“专题授课+量身定制+送技进企+培训反馈”培训形式。今年先后组织相关专家到中烟摩迪江门纸业有限公司、中车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江门市得实计算机外部设备有限公司、鹤山市得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为484名一线技术管理骨干送培训、送服务。实地调研技能人才瓶颈、技能培训需求等情况,通过“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优质的针对性培训服务。培训课程内容针对性强、实用性好,切合企业生产和职工岗位发展需求,学员培训结束后纷纷表示意犹未尽,中车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人事主管刘洋表示,市人社部门定期为企业输送精品培训课程和培养技能人才,有效为企业排忧解困。同时,市职业训练指导中心党支部联合广东省企业培训协会、省市高等职业院校成立专家团队,筑巢引凤将高精尖人才请进来认真研究培训课题,部门联动深入企业送培训。市职业训练指导中心党支部今年共开展技能培训服务企业939家次,专题培训技能劳动者2232人次。
二、打造“工匠讲堂+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服务工作新模式
市职业训练指导中心党支部探索建立技能培训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推广使用职业培训券开展大规模技能培训工作,为企业劳动者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电子档案。今年以来,市职业训练指导中心党支部深入有培训需求的企业开展专题培训项目,并现场发放职业培训券,企业劳动者凭券可免费获得精准的公益技能培训服务,全面提升劳动技能素质,受到企业劳动者的一致好评。今年以来,我市共发放职业培训券22135张,全省率先完成省下达江门职业培训券发放工作任务。
三、大力实施“粤菜师傅”五邑特色面点课程,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
市职业训练指导中心党支部加快培训“粤菜师傅”人才体系、产业体系、标准体系、文化体系建设,持续开展“粤菜师傅”五邑特色面点技能培训,促进劳动者掌握五邑特色面点制作的原料构成、调制工艺流程和制作的基本操作等技能,提升劳动者对五邑特色面点的兴趣爱好和技能水平,传承“粤菜师傅”技艺,发扬粤菜工匠精神。今年以来共举办11期“粤菜师傅”五邑特色面点制作技艺传承课程,组织培训劳动者500多人次,实现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
四、推进“南粤家政+粤菜师傅”培训工程,积极打造“南粤家政”江门服务品牌
为破解家政行业进入门槛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痛点问题,市职业训练指导中心党支部以“平台+培训”推动家政人才供给体系建设,建设以母婴护理、婴幼照护、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医护服务为重点的综合培训示范平台。依托南粤家政(江门)培训基地,根据市场家政服务需求,围绕四季饮食、健康养生、餐饮搭配和营养健康等元素开展“南粤家政+粤菜师傅”康养培训系列,开展中式面点、妇婴护理、家居收纳、四季家庭常见疾病预防膳食制作和突发疾病急救处理、学前儿童早教、儿童营养与卫生、家庭文化构建、肠胃健康管理等8个培训项目,共培训297人次。培训班邀请五邑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名优行业专家进行授课,通过系列课程培训,进一步提升家政学员的就业能力,帮助家政服务企业、家政从业人员系统学习专业知识,让雇主家庭享受更优质、更安心的家政服务。
下一步,市职业训练指导中心党支部将围绕省、市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打造“工匠讲堂+”培训课程服务体系,以“问题+需求”为导向,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分期分批开展“一企一案”技能提升服务,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
市职业训练指导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