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大手笔投入推动“技工院校”扩容提质,全省首创“园区技校”项目,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新台阶,为江门市实施“工业振兴”“园区再造”“人才倍增”工程,担当广东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和主战场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一、超额完成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任务
2022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11万人次(含失业保险部分),完成任务(2万人次)205%,发放补贴5100万元。新增新型学徒制备案职工1570人次,新增备案企业26家。“粤菜师傅”培训获证2555人次,完成任务(1500人次)的170%。
二、技能人才政策体系提档升级
印发实施《江门市“侨都工匠”评选和扶持办法》《江门市技能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江门市“五邑文化技工”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为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政策支撑。
三、创新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
评选首届“侨都工匠”,评出首届“侨都十大工匠”9名、“侨都百优工匠”95名,高规格举办颁证大会,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激励社会各界技能劳动者奋发有为。
四、技工教育“扩容提质”新突破
江门市技师学院荷塘校区建设年度投资2.06亿元,为2023年投入使用打下坚实基础。台山市技工学校完成新校区建设征地。江门市技师学院和恩平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江门市技师学院恩平智造学院,首批3个专业招生189人。三所技工院校招生8271人,在校生达2.1万人,2022年度3034名毕业就业学生90%以上留在江门本地服务重点企业。
五、全省首创“园区技校”项目
全省首创“园区技校”项目,聚焦企业需求,致力解决产业发展面临“技能人才供给”“技术技能提升”瓶颈问题。2022年,建设技能人才培养载体108家,精准服务重点企业1186家次,线下提升产业技术工人职业能力6205人次。推进校企合作一体技术项目革新,先后完成6 项生产线技术改造,科研成果已在应用和推广。经验成效被《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劳动保障报》《南方日报》等国家级、省级媒体多次报道。
十、六、全国率先探索产业技能提升积分制
搭建“7×24”全天候服务的技能提升积分制系统,解决产业技术工人技能提升“时间”“空间”的短板问题,上线400多个项目课程,线上培训5.09万人次。开放公共实训资源为40家次企业、院校等培养技能人才提供培训鉴定服务5864人次。推进重点服务行业技能提升培训,提升重点服务从业人员技能5386人次,覆盖43个行业。
七、技能人才队伍增量全省靠前
支持大中型企业及重点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备案的企业145家覆盖全市13条重点产业链。2022年,全市新增获证技能人才3.04万人次,其中,新增高级技能人才1.26万人次,新增技师、高级技师902人次,超额完成省厅下达任务,完成比例位居全省前列。全市技能人才总量突破5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5.9万人。
八、“粤菜师傅”工程产业发展出成效
实施“粤菜师傅”工程“名厨、名街、名菜”三名计划,建成新会古井烧鹅街、蓬江五洞牛肉街、台山都斛海鲜街、台山海宴东南亚风情街4条“美食名街”。新增认定一星级“粤菜师傅”14名、二星级“粤菜师傅”18名、三星“粤菜师傅”11名、四星级“粤菜师傅”名厨3名。全省首创“粤菜师傅”彩虹计划累计共扶持78家创业开店,促进种植养殖、娱乐零售、文旅休闲、物流电商等8条产业链和美团、饿了么等10多家电商平台发展,带动创业就业5000多人次,增创经济效益超过1.5亿元。出版《侨乡粤菜故事》,全书收录20个食材供应基地介绍、70个菜品的故事由来、7名粤菜师傅名厨从业心得、烹饪技艺分享以及7家粤菜名店的历史,以传播粤菜师傅名匠精神。
九、搭建技能竞技舞台“匠心筑梦”
高质量成功承办第二届全省“南粤家政”技能大赛总决赛,“一展一赛一会”有效呈现我省“南粤家政”工程成果,江门市代表队赛出中国侨都风采,荣获一等奖4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2名以及优秀团体奖,3名选手获评“最佳新星奖”。举办江门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展南粤家政、粤菜师傅、美容师、咖啡师、美发师、叉车司机、电梯安装维修工、餐厅服务员、艺术砌砖等22项市级一类竞赛,735人同台竞技,继续打响“敬业江门”技能竞赛品牌。
十、探索江澳“一试两证”培训评价模式
组织2批次共79名澳门居民抵江参加技能评价,77人通过考核获技能证书和澳门职业技能证明书。全年为在江就业、就读港澳人员提供职业技能评价服务并核发职业技能证书39人,助推“港澳融合”工程发展。江门探索实践江港澳“一试两证”模式获《中国劳动保障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