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党建与业务从“相加”到“相融”,江门市职业训练指导中心党支部(以下简称“训练中心党支部”)以争创“四强”党支部为抓手,创新“红色+技能”模式,打造“匠心向党”党建品牌,为技能人才培育和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党建引领,点燃基层堡垒“红色引擎”
训练中心党支部以“三会一课”为基石,通过“引领、互动、开放、体验”等方式构建四位一体的学习矩阵,结合时事热点和技能人才发展现状,定期研学党的创新理论和业务提升知识,为党员干部“充电赋能”。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我的岗位我负责”等系列实践活动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如:2025年1月,该党支部走进蓬江区产业园就业驿站,举办一系列政策咨询和技能培训咨询服务;结对联合社区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红色力量。通过联学共建,与属地党群服务中心、企业深度联动,以研讨问题的“精度”提升“党建+技能人才培育”的力度,开启“红色+技能”模式,为就业帮扶群体、企业职工“赋能充电”。近年来,该党支部连续三年获评江门市人社局机关党建考核“优秀”等次,2024年更是获评“江门市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正是党建引领实干本色的最佳注脚。
二、精准施策,破解园区企业“发展密码”
企业有需求,党建有行动。近年来,训练中心党支部组建党员先锋队常态化开展“人社服务进万家”行动,深入推进“园区技校”项目,实地走访园区、企业问需把脉,量身定制“一园一策”“一企一案”技能提升方案。如:针对制造型企业基层班组管理难题,积极对接省内外企业生产管理领域专家师资,联合属地人社部门先后为鹤山得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广东鸿特精密技术(台山)有限公司、利和兴智能装备(江门)有限公司、海鸿电气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开设《跨越战略与执行的鸿沟》《打造企业高效执行力》《全面质量管理》《班组长管理能力提升》等培训课题,通过案例分析、实操演练,助力技术骨干提升协调能力和生产效率,助力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推动技能提升与企业发展、产业升级同频共振。2024年以来,该党支部累计为630家次重点企业提供“菜单式”培训服务5748人次。此外,还联合江门市总工会搭建“园区技校”技能提升线上积分平台,以奖促学满足广大市民群众“个性化”培训需求,共开展线上培训逾5万人次,让技能学习触手可及。
三、强基筑梦,擦亮技能人才培育“匠心向党”品牌
训练中心党支部持续擦亮“匠心向党”党建品牌,点亮技能人才培育的“红色灯塔”。从“工匠讲堂”到“乡村工匠”,从咖啡技能培训到粤港澳大湾区技能评价项目,该党支部以“强技能、推创业、促就业、创品牌”为主线,多层次、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培有所需、学有所用”。如:2025年第一季度,举办“敬业江门•工匠讲堂”系列职业能力提升培训班,吸引281人次参与培训,统筹全市职业培训月度资讯发布,向下岗失业人员推送政策和培训信息4345人次,涵盖从传统技能到新兴领域的全方位课程。同时,通过动态调整课程体系、建立培训服务质量测评机制,党支部不定期回访企业和群众,跟踪培训成果转化。
特别是结合咖啡产业带动就业创业热潮,该党支部在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启动仪式暨“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和第三届中国侨都(江门)咖啡文化周现场,创新打造“即学职会 技创未来”手冲咖啡公益培训和侨都风味咖啡品鉴,推出“从豆子到杯子”的全产业链场景,提供粤港澳咖啡师职业“一试多证”技能评价项目及人社服务政策咨询。2025年以来,累计已开展38期咖啡技能提升专项培训,培训255人次,为粤港澳大湾区技能人才培育注入“红色力量”。
从党建引领到精准施策,从匠心筑梦到技能赋能,训练中心党支部正以“红色引擎”驱动技能人才培育高质量发展,为江门市产业经济腾飞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