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9日,“百万英才汇南粤 ——2025 年江门市博士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暨‘十城百校’百名博士江门行”活动在江门双碳实验室园区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以“产才融合,博创未来”为主题,“中国侨都 湾区江门”以更加开放姿态发出“招贤令”,邀请全球超100名博士博士后人才齐聚江门,开展“双碳”、生物大健康领域学术交流和成果分享,与35家重点产业企业开展对接交流,为江门打造大湾区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注入强劲动力。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主任王霄、江门市副市长周佩珊,以及广东省人才服务局、江门市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出席活动。
“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江门市博士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暨‘十城百校’百名博士江门行”活动。
活动上,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主任王霄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江门市持续完善人才工作政策体系,为博士后提供从进站到出站的全周期全方位支持,促进博士后科研成果与地方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全国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江门样本”。
随后,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锐楼介绍了从“湾区、乐业、爱才、宜居”四个维度介绍江门产业发展、人才生态、政策扶持,诚挚欢迎广大博士人才走进江门、扎根江门。
此次活动充分发挥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国字号”平台作用,链接省部资源,得到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广东省人才服务局的大力支持。通过部、省、市三级平台广泛宣传发动,活动突破市域、省域信息壁垒,吸引了来自各地209名博士报名参加。通过与企业匹配筛选,最终主办方邀请超100位博士来到江门,与雅图高新、德昌电机、五邑大学、江门双碳实验室等35家优质单位开展“面对面”招聘对接。“江门是一个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工业城市,人才政策很有吸引力,现在我和江门双碳实验室有对接交流,有和我研究方向高度匹配的项目,所以我非常愿意留在江门发展。”上海大学博士张义招说道。
博士博士后人才与江门优质企业交流。
江门市人民医院人事科科长郑艳芬表示,这次他们发布了科研岗、博士后两种岗位,当天上午已经和3名博士人才达成初步对接。“我们创业实践基地目前还有两名在站博士后,累计进站博士后8人,前面出站的博士后效果都很好,所以我们非常欢迎有意向的博士人才一起交流。”郑艳芬说道。
活动期间,同步举办第三届圭峰双碳大讲堂及成果分享发布、生物大健康领域学术交流与技术成果分享发布活动,共邀请21个项目团队进行成果推介,共有来自市内市外约50家企业机构共80名代表参会推动博士博士后项目成果转化落地。活动通过加强创新团队与生产企业、投资机构交流对碰,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江门,加速本地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双碳”领域,李腾飞团队的“温室大棚智能化二氧化碳施肥技术”、易际埕团队的“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和模组的产业化” 等8项前沿成果集中亮相;生物大健康领域,区门秀团队的“药材渗漉装置”、彭荣珍团队的“芋健未来 —— 中医药赋能鸡爪芋三产融合”等13项前沿成果集中亮相。
江门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江门双碳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江门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江门双碳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科技协同创新、人才联合培养、资源开放共享、科普宣教联动等领域开展长效合作。此外,现场还举行2025年产业工程师卓越匠心班代表合作签约仪式,旨在培养更多契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数智化产业工程师。
2025年数智化产业工程师“卓越匠心班”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活动当天下午,博士人才分赴生物大健康、材料化学、机械电气等行业企业开展走访对接,实地感受江门制造业的蓬勃活力。
博士人才走进行业企业交流
走访新会新宝堂生物有限公司
走访嘉宝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调研员黄锐楼表示,下一步江门将跟进好博士人才与企业的对接情况,以及项目对接成果的落地,同时在今天活动的基础上总结提升,把部、省、市三级联动共建博士人才招引与交流对接平台的机制凝练好、提升好,并根据企业的需求总结经验,重点做好“百万人才汇南粤”的秋招供需对接环节。
接下来,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将建立“人才服务跟踪机制”,持续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对接,让更多青年人才“智汇江门、扎根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