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一是加强日常监管。《广东省校外线上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依据国务院、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政策文件,对线上培训机构党建工作、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收费、资金监管、财务管理、从业人员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在党建工作方面,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应当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做到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同步设置、党的工作同步开展,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校外线上培训机构的党组织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党的活动,加强党的建设。
在培训内容方面,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培训材料编写研发、审核、选用使用及人员资质审查等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工作职责、标准、流程以及责任追究办法。培训内容应科学准确,容量、难度适宜,与国家课程相关的内容应符合相应课程标准要求,不得超标超前。 在培训时间方面,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应当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文件规定,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线上培训应当注重保护学生视力,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
在培训收费、资金监管方面,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应当执行国家关于财务与资产管理的规定。采用预收费模式的,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者单个科目超过60个课时的费用。学科类校外线上培训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非学科类校外线上培训机构一次预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采用预收费模式的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其预收培训服务费(含以现金形式收取)应当全部进入本机构培训收费专用账户,与其自有资金实行分账管理,不得使用本机构其他账户或非本机构账户收取培训费用。
在从业人员方面,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不得聘用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应当依法与招用人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岗位职责、劳动合同期限、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考核办法等。聘用外籍人员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二是实行年度检查。广东省教育厅依法对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实行年度检查,根据工作安排抽取一定数量的线上培训机构开展财务审计。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年度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校外线上培训机构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情况;党组织建设、安全稳定工作的情况;培训材料、培训收费、从业人员规范管理的情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情况;办学许可证核定项目的变动情况;财务状况,收入支出情况或现金流动情况;法人财产权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需要检查的情况。广东省教育厅根据年度检查情况,在办学许可证副本上加盖年度检查结论戳记。
三是做好投诉处置。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学员权益保护工作,在培训场所和网站平台的显著位置公布投诉咨询电话、邮箱等渠道,并安排专职人员及时处置涉校外线上培训的有关退费纠纷、信访投诉、问题咨询等业务。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应当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学习,切实提高规范办学水平,从源头上减少退费纠纷、信访投诉。对于政府部门移交的退费纠纷、信访投诉、问题咨询线索,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应当及时依法依约处理。
此外,《管理办法》还对校外线上培训机构的广告管控、网络安全、信息公示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