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日常生活用水、饮水的水源均来自大自然。地球上的各种水体都处在不断地循环运动当中,它们彼此之间紧密联系,构成了自然界的水循环系统。比如地理上常见的大小循环或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水循环
“活水”“死水”是什么?
“活水”不利于细菌繁殖
常说的“活水”便是指不断流动循环的水,也正因如此,流动的水能增加含氧量,促进有机污染物分解,使得细菌等微生物不易繁殖。
“死水”易滋生细菌
当水被装进水缸,便不再流动,且无法进行水体交换。静置的水体环境有利于细菌繁殖,从而滋生大量厌氧微生物,导致水发臭、变质。
敞口的水缸或积水还可能会引来苍蝇、蚊子产卵,所以习惯性储水到水缸、水桶再使用的用户记得做好保护、密封和清洁等工作。
两大用水习惯要当心!
水缸
部分家庭喜欢将水存放至水缸或水桶后再使用,但如果长期不对储水设备进行清洁保养,其内壁容易发粘、长青苔,甚至滋生出虫类。储水设备要定期清洁,可以使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再用水冲洗干净。
饮水机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中规定自来水中菌落总数限值为100MPN/mL或CFU/mL。曾有研究表明:未及时进行消毒清洗的饮水机出水中菌落总数在第7天达到971至1372CFU/mL,即使进行消毒清洗,连续使用7天后,饮水机出水菌落总数仍接近100CFU/mL。
这些瓶装水要注意!
装进瓶子的水都是经过深度过滤且密封的,为什么会有保质期呢?根据最新发布的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的定义,保质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食品标签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循环不断的水,为什么装进瓶子后就有保质期了?实际上瓶装水经过过滤、杀菌、消毒、包装等制作环节,本身是很耐储存的,但在长时间存放的过程中,瓶装水可能会受到微生物、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缓慢变化。为保障水质安全,建议避免饮用储存时间较长、在保质期外的水。
特殊环境下,即使瓶装水未过期也不建议再饮用。例如,被洪水泡过的瓶装水。洪水中污染物可能会通过瓶口的狭隘空间进入到瓶内。另外,洪水中的污染物还可能会附着在包装瓶的瓶盖、瓶口的螺纹处。所以,被洪水泡过的瓶装水即使看起来密封良好,也存在被污染的可能性,建议不再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