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1.建设完善镇级农产品综合服务站。运营公司联合省、市、县供销社龙头企业,围绕试点县、镇(片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按照全省统一规范建设农产品综合服务站。综合服务站与供销系统的绿色农资农技服务网、冷链物流骨干网以及农产品直供配送网进行对接,实行“订单收购+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模式,提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服务:一是收集市场需求,提供采购订单服务;二是根据订单与农户签订收购和服务协议,提供土地流转指导、生产托管、农技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三是发布收购信息,联合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现场及线上收购服务;四是按照订单标准对农产品进行分级、分拣、加工和包装等,提供商品化处理服务;五是组织冷链、仓储服务,并整合社会运力,提供冷链物流服务;六是制定营销方案,积极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供销售服务。依托“数字供销”平台,实现“订单、生产、服务、采购、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全流程的业务协同合作和数字化管理。建设农产品综合服务站项目。
2.健全村级农服驿站服务体系。进一步科学规划农服驿站布点,完善拓展农服驿站农资供应、农技指导、统防统治、统配统施、农产品销售、农村合作金融、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服务功能。加强和规范村助理队伍建设,建立村助理选拔、管理、培训、绩效考核等制度,提升服务内容和质量,壮实基层“供销人”。加强农服驿站与村集体合作,鼓励村集体利用自身资源参与农服驿站建设和运营,如提供场地、设施、人员等,共享劳务、产业、市场信息和资源。依托“数字供销”平台,建设农服驿站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服务数据的实时录入、管理和分析。
3.打造“供销农场”示范基地。运营公司和农产品综合服务站与当地村集体紧密合作,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集中连片流转土地,打造一批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供销农场”示范基地,建立“运营公司+镇级服务站+农服驿站”三级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体系。对于水稻和薯类等粮食作物,推行品种、种植、标准、烘干、收购、品牌“六统一”管理模式;对于香水柠檬和新会柑等特色作物,推行良种供应、栽培技术、绿色农资、托管服务、品牌包装、产品销售“六统一”标准;对于水产、禽蛋等产品,推行良种选育、生态养殖、绿色饲料、疾病防控、加工包装、品牌销售“六统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