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煲底不能出金黄香脆又厚实的饭焦(锅巴)?
为什么我煮的煲仔饭生米骨,不能软硬适中呢?
为什么大厨煮的煲仔饭米是竖起来的,我的却不行?
为什么我煮的煲仔饭会糊底,还糊得不均匀?
为什么……
煲仔饭是台山、开平、恩平人民偏爱的流行主食。但面对大家的十万个为什么,“粤菜师傅”也很难一个个手把手地教。怎么才能满足台开恩人民对煲仔饭的大量需求呢?把“煮”变得更傻瓜的思考,就催生了一款有技术含量的“煲仔”。
近日,台山市一台造型新颖、高效省电、无油烟污染的智能电热炉受到了珠三角地区众多“粤菜师傅”的追捧,许多“粤菜师傅”试用后,纷纷点赞。有的甚至仅在观看了用这只炉烹制煲仔饭过程的视频后,便提出了预订计划。还有大型的餐饮连锁集团提出了合作的意向。
一只电瓦煲到底有什么厉害?请看它的表演:为保证煲仔饭的品质,瓦煲采用无毒无害耐高温的涂层,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重复使用10000次。将米洗干净晾干待用,开启智能电热煲仔炉电源,数秒钟后,瓦煲受热,往瓦煲里放上优质花生油、盐,再根据米的份量放入适量的热开水,盖好盖子,按下电炉的开水键,数十秒钟后,瓦煲的热水烧开,随即将晾了20分钟的香米放入瓦煲拨平,让水高出米面约0.3厘米。再盖好盖子,按下电炉的煲仔饭功能键后无需理会。6分钟后自动提示(提醒音:滴滴滴),煲里的米开了,水差不多干了,打开瓦煲盖,用筷子在饭面竖着插上十多个孔,让煲底的热气充分释放到面上来,放入些少花生油、烹调好的肉类,盖上盖子,6分钟后自动熄火。从下米到煮成饭只需12分钟,一煲美味的煲仔饭便大功告成。除了煮煲仔饭,它还可以煲汤、炆煮、烧烤,既为餐饮行业提高出菜效率,又保证煲仔饭、煲仔菜品质,还可以满足广大上班一族用段时间实现DIY煮饭仔的个性化需求。
80后台山人——樊劲创,是这个电瓦煲的发明者。台山黄鳝煲仔饭是他本人以及他的家电厂客户们都情有独钟的食物。但正常要用30-40分钟才能煮得出来的黄鳝饭,让他和贵客都有点不耐烦。冲着对美食的追求,他带领着平均年龄30岁的三人研发团队着手对煲仔饭出品过程进行研究和智能电气化改良,既要缩短煲仔饭烹调时间,又要保证煲仔能智能化做出一煲色香味俱全的台山黄鳝饭;既能满足煲仔饭行业提升生产效率,又能满足上班一族享受简便的烹煮过程。
为此,他多次与台山技工学校(广东厨艺技工学校)的“粤菜师傅”大师、名师交流,又走访台山市出品黄鳝饭最出名的几家“粤菜师傅”名店,了解到大师级明火煲仔饭所要掌握的火候,不同质材的煲仔所需的时间,以及煲仔如何转动才能受热均匀,掌握了煲仔饭的精粹和制作技巧。经过3个月的市场调查及向院校、餐饮行业的粤菜师傅取经后,樊劲创团队确定了这样策略:将传统的瓦煲与新研发的电炉结合在一起,在缩短烹调时间的同时,又能保证传统煲仔饭的口感;多头煲套装满足餐饮行业需求,单头小型煲满足家庭自用。
在研发过程中,樊劲创团队经过无数次测试和破坏性试验后,最终采用耐高温微晶板与发热钨代替传统明火,把温控检测器安装在炉内,编制好程序,全程全自动根据食物温度来调节火力,从而攻克了其他智能煲仔饭机外置温控检测器的缺点。同时,调整测试微晶板凹面R位置深度,研发及破坏性测试核心部件心脏部件-集成IC,把所有零部件完美串联在一起,力求保证缩短烹调时间的同时能保证米饭煮透,肉香味能渗透到饭里面,饭焦口感甘香松脆。经过无数个昼夜奋战,智能电热炉第一代产品于2020年5月研发成功,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了核心技术的相关专利。
其后,樊劲创团队将试制成功的电瓦煲送给朋友和酒楼餐馆试用,还亲自带着电瓦煲到各处示范,虚心听取粤菜师傅意见,回来再次改进,进一步提高电瓦煲性能。
目前,该产品已经完成了第二代产品的研发,预计近期批量推出市场。期望着这款乘着“粤菜师傅”工程春风而诞生的“煲仔饭”神器,助力更多“粤菜师傅”成功创业,让五邑煲仔饭成为地标美食,让“台山黄鳝饭”这一品牌飘香海内外!